“高铁的概念很好,但如果成本非常高,政府就不能把中国人的储蓄投资在高铁建设上,可以放在其他领域。”在6日的2013博鳌亚洲论坛“政府与市场”分论坛上,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埃德蒙德·菲尔普斯(EdmundPhelps)的一句话引发了在场嘉宾对于中国政府是否该投资高铁的讨论。
2013年将是高铁建设更加跃进的一年。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新建了2738公里高铁路网投入运行,预计今年新增的高铁路网(包括城际线)达到5209公里。
但菲尔普斯认为,高铁成本高,回报率低,政府不应把中国百姓存在银行的高额储蓄投向高铁建设。
法国电力首席财务官皮克马尔(ThomasPiquemal)认为,中国投资高铁是亏损的,但他对于是否支持政府投资建设高铁并未表态。
此前也有中国学者对高铁持否定态度,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坚认为,高铁只有在短途才能体现其优越性,像中国这样广袤的国家不适合高铁。他还认为高铁的高票价不仅不能解决运力紧张,反而因为压缩了常规车辆,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客运运力的紧张。
论坛现场,香港财政司原司长梁锦松则是高铁建设的支持者。他说,发展高铁建设,从经济角度看,可以带动沿线城市脱贫,因为有研究显示贫穷距离和大城市中心的距离有正相关关系,建设高铁并不在于是否能在短期内获得更好回报,作为基础设施可以有更多辐射效应。
来自印度的汇丰银行印度董事长基德维尔(NainaLalKidwai)更为理性,她说,需要对高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行评估,看其可持续增长性。她认为,需要从环境、社会,以及更为长远的、可持续的城市建设角度来看,而不是单独从某个行业和领域来分析,“但我不太清楚中国的高铁项目是否有这样纵观全局的概念和规划。”
去年3月,世界银行曾发布名为《把脉中国高铁发展计划:高铁运行头三年》的研究报告称,在财务方面,除去部分孤立线路,中国大部分高铁已经够收回直接现金成本(列车车辆和基础设施运营和维护成本),城镇人口和收入持续增长。
2013年1月,世行再次发布名为《中国的高速铁路、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的报告称,目前学界产生的新共识是:大型交通投资项目可能会产生的一些重大作用,是这种常规的成本效益分析法无法很好体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