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通亚重工的厂区,“虚谈误企,实干兴业”的蓝八个大字被悬挂在最显眼处。这八个大字并非悬挂于工区的一句空谈,而且真切落实在通亚的每一处细节。
务实兴业的精神在通亚重工营销策略中表现十分突出。“下沉二三线市场,是我们2013年市场战略核心。”通亚重工市场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稳定成熟市场的基础上,通亚将积极开拓潜力市场,避免在一线城市过度激烈的红海竞争,而是在二三线城市深度挖掘蓝海空间。
“空谈误企 实干兴业”体现在通亚的每一处细节
目前,在北方城市,通亚重工的产品已销售到18个省市、两个自辖市,并设立了12个办事处。在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宁夏、兰州、河南、四川、云南形成了稳定成熟的市场规模,在深入二、三线城市的战略中,已成功进入兰州、青岛市场,为企业树立了成功营销典范。“我们重点选择两大城市,具有楼高地少的共同特征,对混凝土机械需求较大,目前我们的拖泵在两地的市场占用率已60%。”
正当别人沉浸于“大鱼吃小鱼”市场思路时,杨奉钦早已领悟并实践着“快鱼吃慢鱼”战略,提出了“两轮战略”——稳固国内市场,进军国际领域。“从1-3月份通亚汽车的销售来看,我们认为国外市场要优于国内市场,国内群雄逐鹿格局下,行业利润几乎降至冰点。因此海外市场也是通亚重工的必然选择。”通亚重工某高层如是说。
为了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2012年的365天,杨奉钦有150天是在国外考察市场中度过的。2012年公司专门成立通亚国际公司,对接通亚重工的海外市场。
通亚重工的混凝土系列阵列于厂区
2013年,通亚重工的海外版图上,东南亚、非洲、俄罗斯被锁定为重点开发的国家与地区。“在东南亚地区,发展水平似类于我国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高性价比的通亚重工产品在这些国家更加适销对路。”这位高层告诉记者,通亚重工正在积极、谨慎的选择代理合作者,“我们无法保证产品100%不出任何问题,但必须对我们的销出的产品100%的负责,因此不仅需要考验代理商的销售能力,还要考察其售后服务的水平。”
杨奉钦超前的战略思考从战略到产品无所不至,目前,通亚重工的产品研发正在向更加智能化、节能性、远程维修、混凝土路面再生机等方面不断延伸与创新。
储备人才
在通亚重工的发展历程中,杨奉钦对人才战略始终高度重视。在通亚重工完善的培训体系成为通亚人才高储备的关键动因。多年来,校企联合办校已经成为通亚重工的特色,通亚为初入企业的员工提供免费在校学习的会机,考试合格者将授予中专学历。在通亚试用一年合格者,将在山东理工大学进行培养学习,并有机会获得大专学历。不仅如此,在人才战略上,通亚重工每年投入30万元,组织中层管理者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并出国进行考察,学习国际先进的技术,提升了管理层的国际视野。
采访结束时,记者参观通亚重工的工厂,看到正在忙碌的技工们,脸上洋溢着青春与活力,也召示着朝气发展中通亚重工积蓄能量,即将迎来新一轮的爆发期。【中国路面机械网记者独家采写,转载请标明出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