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社科文献出版社日前联合举办的产业竞争力发展研讨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表示,只要市场机制能够在公平公开的环境中真正发挥作用,中国机械工业的产业竞争力一定能够在此前若干年高速增长的情况下继续往前走,使我国变成世界上名副其实的机械工业强国。
产业竞争力处于上升通道
谈及中国的产业竞争力水平,社科院工经所所长金碚表示:“从技术素质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工业化其实从总体来讲并没有达到中后期阶段,充其量是‘中’,你说它已经后期了,从技术素质来说远远没有。”他认为,传统优势产业在高端产品上仍处于劣势,这也是产业蓝皮书得出的结论之一———中国产业技术竞争力不强,部分传统产业竞争优势下降。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研究员张其仔认为,有18类传统的优势行业正在开始转为劣势行业,其中,农产品、“两高一资”产品竞争优势逐步消失。特别是“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大幅度下降,从有明显比较优势的行业变为弱势行业。
在部分传统优势行业竞争力下降的同时,中国近年来也兴起一批新兴的优势行业。按四位码分类,中国有26种行业属于新兴的优势行业,这些行业主要属于机械设备类和化工类,产业评估显示,中国的产业升级近期仍有较大空间,机械设备、化工领域的潜在优势最大。
蓝皮书认为,2013年中国产业竞争力仍将处于上升阶段。张其仔告诉记者,2013年中国产业竞争力有两大趋势。
一方面,我国的产业竞争力总体上仍将有所提高。原因是国际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比较小,这对中国稳定出口增长是有好处的。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挑战力度有限,这两年引起的全球各国关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产业竞争力影响,从长期来看需要高度关注,但短期内对发达国家竞争力提升的作用非常有限。
目前来看,我国产业体系支撑的综合优势依然比较明显。虽然这几年国内面临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压力,但我国劳动人口的规模仍然庞大,依靠大规模劳动力人口支撑起来的产业,相对比较优势虽然会出现下降,但绝对竞争优势仍然明显。通过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产业间相互支撑的体系优势,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成本上虽然已经有了优势,但是产业体系支撑的综合竞争优势与中国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
另一方面,中国2013年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也会有所提升,向核心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迈进的方向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不仅会出现在部分高技术领域,而且将延伸到中等技术市场。蓝皮书指出,要密切关注这些影响中国产业竞争力的不利因素。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正处于调整期。从产品空间结构看,发达国家的产品空间结构出现了一种“专业能力极化”现象,就是其优势越来越集中于部分有优势的产品,形成价值关联很强、体系效应明显的产品集群。
为此,专家建议,要高度重视产业安全问题,通过技术攻关实现高端产品的进口替代,也要实现进口的多样化,避免对部分国家的过度依赖;要把提高县域产业竞争力放到突出位置;要加强对跨国公司垄断行为的监管;要加大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开拓力度;要协调好国际贸易收支平衡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系。
机械工业内在竞争力稳步提升
社科院工经所的研究显示,世界经济尚未走出2008年金融危机的阴影,国际市场需求增长缓慢。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一的制造业大国和货物出口国,国际市场低迷对中国机械工业的影响不仅在于机械产品出口增长乏力,更重要的影响在于通过产业链的传导机制使国内机械产品需求出现了增速下滑。
然而,市场规模增长动力不足的同时,行业需求结构却出现了快速升级。中国社科院工经所王燕梅副研究员表示,需求结构升级来源于两方面相互交织的动力:一是政策的拉动作用。金融危机之后,政府主导投资带动的机械装备需求更密集地集中于大型、高端、精密设备,2011年开始,虽然政府投资规模下降,但鼓励产业升级、节能减排和绿色制造已经成为中国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的长期取向。在政府主导投资的大潮退去之后,政策的需求结构效应更加凸显出来。二是市场自发的投资需求也在加速向中高档机械装备转移。在目前的国际竞争格局下,低端产品的竞争日益激烈而利润微薄,中国制造企业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出发也必须进行产品升级,从而形成了对更加高端机械装备的需求。
蓝皮书预测,在国际市场占有率方面,欧美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战略不会导致已经转移到中国的生产能力回流,中国目前在机械产品生产中的比较优势还没有出现有力的替代者;在贸易竞争力指数方面,2013年,如果机械产品出口增速处于较低水平,而国内国定资产投资也保持与2012年相近的水平,则可能导致贸易竞争力指数继续小幅上升;在质量竞争力指数方面,会保持稳定或小幅上升;出口均价方面,如果世界机械市场需求能够较上年有所恢复,按照最近几年的走势,价格也会表现出一定幅度的上升。
预测机械工业竞争力的走势,蔡惟慈说,“我的感受仍然是在提高之中,尽管规模和速度可能有所放慢,但内在的竞争力在稳步提高之中。”
蔡惟慈表示,机械工业近10年来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几个方面:一是高速增长需求的拉动,二是国家政策的导向和支持,三是行业内部改革所激发的活力,四是开放环境所带来的发展机遇。这四点中,他最看重的是机械工业自身改革深化所激发出来的活力。
“为什么我认为它的竞争力仍然在稳步提升之中?就在于倒逼机制使得我们感受到需求增长速度下滑之后的压力。”蔡惟慈表示,为了应对压力,行业更加注重创新驱动,依靠产品升级来开拓过去所没有进入的新的空间。由此,行业提升内在素质的努力正在取得成效。
蔡惟慈坦言,在硬件方面,机械工业的很多领域,无论是企业的实力,还是产品都是有优势的,但技术开发能力、质量保障能力,以及企业的研发试验条件等软实力与世界强国是有差距的。
他建议,要创造有利于优胜劣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使得市场机制真正发挥作用。“如果能做到这个,对于机械工业来讲,我对今后的产业竞争力提升一点都不担心。”他强调。
把握第三次工业革命机遇
目前,正在兴起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尽管尚处于萌芽阶段,但它将导致工业化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的依赖将逐步减弱,进而加速国际分工布局的重新洗牌。
蓝皮书指出,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开启的大背景下,各国同样面临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博士邓洲说: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制造业发展造成的巨大冲击主要是对传统发展方式的冲击,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广泛使用,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发展模式的全面变革与中国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是基本一致的。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需要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挑战,也从中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三次工业革命有利于缓解制造业日益趋紧的要素约束。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将有助于中国制造业突破要素价格上涨的约束。一方面,围绕信息技术、精密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的新兴制造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将越来越大。这些行业对土地、资源、能源、普通劳动力等目前供给日趋紧张的要素需求较少,特别适合中国制造业面临的资源现状。另一方面,工业绿色化和智能化可以大幅度降低制造业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缓解制造业面临的要素约束。
第三次工业革命有利于加快传统制造业的转型与升级。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成熟将促进一大批新技术、新工艺应用于传统行业,大幅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激活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内生动力。一些传统产业还将转型升级为使用新技术、采用新生产方式、满足新市场需求的新产业。
有利于形成新的产业群体和经济增长点。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是制造技术和制造方式的重大变革,在这一变革中,新型材料、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将成为增长最快的制造业部门。同时,第三次工业革命还会波及服务业领域,催生新的生产性服务业部门,促进制造业的专业化和高端化。这些新兴行业的发展将成为拉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行业。
对此,专家建议,应把握第三次工业革命机遇,加快提升我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