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入福建晋工机械有限公司,看到的便是一辆辆崭新的装载机、叉装机、挖掘机,排满道路两侧,整个厂区倍显拥挤。“等下半年新厂房建好,新老厂进行联运改造,公司的产能瓶颈问题将得到缓解,物流布局也会有效改善。”公司总经理柯金(金+鼎)如是对记者说。
专访福建晋工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柯金鐤
新老厂区将联动改造
晋工机械的新厂区位于省装备制造业基地(安海园区),与老厂区仅一溪之隔,共231.14亩,将建设两座大型厂房及配套办公楼,项目于2011年4月奠基,目前仍在紧张建设中,预计今年8月份可建成投用。
新厂的建设对于晋工机械而言,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大,而是一次“产业升级的契机”。柯金鐤告诉记者,新厂投用后,公司将进行新老厂联动改造,投入先进设备,采用新工艺,通过工艺升级,改善装载机、叉装机等核心产品的外观设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对新老厂区物流进行重新布局,增加新生产线,提高公司产能,“目前,老厂区生产线加班加点,一年也只能出厂6000-7000台整车机械;新老厂联动后,正常情况下可以年产10000台,开足马力的话,可以达到12000台。”
技术创新 产业升级 管理优化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管理优化,是晋工机械一贯的发展思路,也是柯金鐤进入公司后不懈努力的方向。1997年,柯金鐤大学毕业后回到家族企业,从组装工到生产车间管理员,再到采购员、销售经理、总经理助理,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接过父亲的班,担负起了公司总经理的职责。
“晋工是从给厦工做零部件供应起家的,刚开始只是一家小厂,在老一辈人的努力下,逐步发展到一定规模,但业务还是相对单一,主要是给其他品牌企业做供应。”柯金鐤回忆到,接手企业后,他意识到,随着竞争的加剧,厦工等企业有回收核心业务的趋势,晋工要继续生存发展,必须升级产品、自立品牌、直面市场。于是,他一方面主抓企业技术创新,从零部件供应向整机装配转型,并自主开发新产品;另一方面,在父亲的支持包容下,他对企业形象进行了彻底的革新。
“当时,安海的三轮车工都知道我父亲(柯子江)的厂在哪,但一问晋工机械就没人知道。”柯金鐤说,“一个连本地人都不知道的品牌,如何面对全省乃至全国的市场竞争呢?”于是,他先在本地户外广告牌推广晋工,又聘请专业公司,从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做起,对销售终端专营店形象进行统一设计,品牌知名度很快得到提升。
市场竞争中,客户认可才是王道。为此,柯金鐤还注重管理优化,持续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2012年,晋工提出“服务品牌提升年”口号,安排两个小组,历时约40天,对16个省份1000余名客户的超过5000台机器进行回访,提供额外免费服务,收集一线市场信息,了解客户需求,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形象。“去年的活动效果很好,今后还要以不同形式强化与客户的互动沟通。”
坚守寒冬 自我蜕变 迎接新生
最近两年,工程机械行业市场总体不景气,柯金鐤说,“对此,我们提出了‘坚守寒冬、自我蜕变、迎接新生’的策略。”
柯金鐤解释说,坚守寒冬,就是在经济相对不景气的时候坚守实业,与各地代理商共同面对并克服困难,一起渡过“低谷期”,“我们也借机对代理商的管理系统和营销体系进行提升,提高代理商的服务水平”;而同行业“抱团取暖”,则是作为晋江市装备制造业协会会长的柯金鐤,在协会2013年年会上提出的一个新思路。
自我蜕变,就是不断夯实管理基础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完善服务体系,借此稳定和抢占市场份额。除了2012年的“服务品牌提升年”,晋工还瞄准市场机遇,果断决策,集中人才、资金和资源,开发出新产品JGM761FT25和JGM751FT16轮胎式叉装机。2011年12月,泉州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这两款叉装机评审,认为产品综合技术为国内领先水平,适用于矿山、港口码头装卸石材荒料,是一种效率高、用途广泛的叉装机械。2012年4月,这两款叉装机还被列为“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获得晋江市政府表彰。“这两款叉装机卖得很好。去年整个行业销售总体大概同比下降30%,晋工相对好一点,只下降不到10%,靠的就是有自主技术的这两款新产品。”
迎接新生,则是做好准备,静待行业的复苏。“晋工利用低谷期投建新厂区,也是在为企业和行业的‘新生’积蓄力量。”柯金鐤说,“今年二季度,国内市场已有所好转,业内同行预计,明年应该会适度增长,只是还不能十分确定。”但不管行业复苏何时来临,晋工都已做好各项准备,随时等待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