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秘书长苏子孟6月19日介绍,2013年第一季度,全球工程机械产业下滑趋势没有改变,市场需求收缩,行业竞争更为激烈,企业之间的分化也进一步加剧。全球领先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在规模、盈利能力上的差距,明显拉大。
据“2013年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显示,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总销售额虽然再次刷新历史记录,达到1997.65亿美元,但增幅却显现变奏,较上年明显下滑。
近年来,全球经济下滑,中国经济则处于调整阶段,受此影响,世界工程机械产业发展速度也出现回落。特别是自2011年第一季度以来,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出现下滑势头。受此影响,2012年,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最领先的50家制造企业,销售额较上年相比虽然实现了小幅上涨,但增速明显回落。50家企业利润为210.75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为10.55%,均较上年有所下滑。
苏子孟称,目前机械行业产销虽然下滑,但降幅已经趋于稳定。总体来看,这对于中国工程机械产业而言,行业发展减速是理性回归的表现。中国企业应该在这个时期积极调结构、转方式,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夯实发展基础,攻坚高端市场。特别是在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核心环节都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企业收缩业务 “断腕求生”
全球市场来看,虽然美国、欧洲市场复苏乏力,但相比其他国家而言,欧美企业依靠积累的经验和许久沉淀下的实力,在全球范围内出色地完成了一场逆袭。
据了解,在全球50强企业中,26家企业销售额实现增长,其中欧美企业19家,24家企业销售额下滑,其中亚洲企业18家。
值得注意的是,利润增幅最大的是之前勇敢“断腕”、剥离矿山设备等业务的特雷克斯;其利润上扬达到329.59%。
中联重科副总裁郭学红称,从一季报看中联重科业绩同比下滑47.9%,主要原因是自去年三季度开始,中联重科开始进行业务收缩,并在四季度加大了收缩力度,今年一季度这一收缩的规模在进一步扩大。
郭学红表示,中联重科对前几年的快速增长模式进行了反思,开始认识到太激进的发展方式和手段,对行业和企业的持续发展不利。
“中联重科放弃了对发展速度的追求”,郭学红说。
与此同时,郭学红强调,作为上市公司,放弃暂时发展速度,是为了追求更长远的发展,从今年二季度开始,中联重科的销售规模将会恢复正常水平。
据苏子孟介绍,今年4、5月份,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各企业的销售规模已经出现稳步回暖迹象。
工程机械企业差距加大 中企业绩低行
从“2013年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来看,全球工程机械企业之间的分化,较之以往更加明显。排名第1的卡特彼勒,其销售额比排名第2的小松,高出一倍多;排名第2的小松,同样比排名第3的沃尔沃建筑设备销售额高出一倍多。
而对于以往多年来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上的“增长明星”的中国企业而言,他们的业绩与之前形成了巨大的落差。无论从增长能力还是排名来看,中国军团此次都出现大面积下滑。
本次入榜的11家中国企业中,除了排名第5、6位的领先者—徐工集团和中联重科继续保持增长,其余9家企业中,只有新入榜的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增长;其他企业,销售额无一例外均出现下滑,排序亦全线下行。
据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协会会长祁俊分析,中国企业的不前,相当程度上归因为本土市场不振。以此为主要市场的中国本土企业,自然难免被波及。与此同时,此前将中国视为“第二本土”、“最大海外市场”的企业,如小松、日立建机、现代重工等,也深受影响。
祁俊称,无论对于本土企业还是国外参与者,中国市场都不再是企业实现增长的绝对、唯一驱动级,更均衡的全球布局,更能抵御风险的区域统筹发展,成为企业必须深化的又一考题。
他认为,中国企业目前真正欠缺的,是终极竞争力。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虽然已经经历了长达数年的快速增长,并在规模上成为令国际巨头生畏的企业,虽然在业务体系和布局上,和全球领先企业越来越接近,但本质上,本土企业群体依然处于一个“铺设发展轨道”、“摸索发展路径”、“探寻发展模式”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