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行的压力是有,但并没有渲染的那么大。”丁茂战称。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认为,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可以用一个“稳”字来概括。他表示,无论是经济增速和“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还是就业、物价等,都在合理区间,不必过分担心中国经济会出现急剧回落。
由于消费已经超过投资成为中国GDP增长的最大来源,当前消费稳健在经济稳定中扮演了压舱石的作用。比如中国汽车(行情 专区)工业协会的数据就显示,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为1075.17万辆和1078.22万辆,同比增长12.83%和12.34%。记者日前在长春采访时了解到,由于乘用车热销,一汽集团所担心的不是产能过剩,而是产能不足。
政府将统筹“稳增长”和结构改革
目前看来,单纯经济求稳对于中国宏大的改革调整任务来说并不足够。记者注意到,李克强在讲话中明确提出的“稳中有为”,可能进一步强调了政府不仅会在未来继续扩大内需,还会扩大改革。
李克强表示,“稳增长”可以为“调结构”创造有效空间和条件,调结构能够为经济发展增添后劲,两者相辅相成;而通过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则可为“稳增长”和“调结构”注入新的动力。
鲁政委分析称,此前政策研究领域和市场上一直存在一种相当有影响力的观点,隐含认为“稳增长”和“调结构”不可兼得,要“调结构”就必须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否则,就不可能真正实现“调结构”的目标。但此次讲话,首次从官方层面廓清了两者不是排斥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则称,稳定性不是稳住不动,而是稳中求进,稳中有为,就是要根据经济发生的实时情况,采取合理的、适度的措施。当前强调盘活货币存量,就是要往实体经济转,往调结构上转,往惠民生上转,往扩内需上转。
货币和财政可能温和刺激
针对“稳中有为”的具体政策,有政府人士向本报透露,会主要表现在投资消费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上。铁路投资、棚户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向将成为重点。
比如,在棚户区改造方面,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改造1000万户以上各类棚户区,这既有助于解决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也是降低城镇化门槛的举措。
而在铁路投资方面,官方数据显示,今年1~5月,国家铁路和合资铁路路网建设大中型项目完成投资1322.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68.38亿元,增长25.5%。1~5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76.1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79.56亿元,增长21.6%。
继去年下放城际铁路主导权到地方后,近期各地在深化铁路投融资改革上又有新动作。四川省近日印发的《四川省2013年重点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指出,按照国家部署,该省将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率先向社会资本开放支线铁路、城际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所有权及经营权。
不过,有铁路方面的官方人士对本报表示,虽然目前来看铁路投资形式较为稳定,但后期任务量重,还需要多种途径解决资金缺口。
不仅是铁路,政府资金紧张可能是对当前财政政策执行的最大约束。财政政策方面,面对极其紧张的财政形势,李克强已经提出了“激活货币存量”,把闲置、沉淀的财政资金用好,把挤占挪用的钱归位,把“跑冒滴漏”的钱堵住。
在货币政策方面,有专家认为,和财政上的“激活存量”是一种宽松不同,货币政策领域的“盘活存量”实际上是偏紧缩的。这是目前“稳中有为”最大的政策问题。从对当前的货币政策的理解来看,有关专家认为,6月份货币政策执行层面偏紧,未来不会如6月份这么紧,定位还是中性。人民币汇率方向上很难继续升值,会保持或者微贬,并可能出台不对称降息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