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离不开产业支撑
十二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围绕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质量方面提出提案92件,所涉及内容中“加强产业支撑”是重要关键词之一。在专题协商会上,这个问题仍是委员们讨论的重点。
“城镇化的直接衡量指标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但是这个转变应建立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而不是简单的户籍集中、人口搬家。”朱维群常委说。
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只是房子的城镇化、人“被城镇化”的后果,只会留下一座座所谓的“空城”和“鬼城”。
林毅夫常委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并不陌生。他认为,要分析清楚自己的要素禀赋特征,确立起每个地区的比较优势产业,形成产业集聚,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使各中小城市紧密围绕自己的比较优势来建立龙头产业,发展特色鲜明的城市产业。
“城镇化是现代工业、服务业发展扩大及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水平、社会组织关系、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全面转变。”李谠常委所在的民建中央也组织力量对城镇化进行了研究,根据测算,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需要投资8万-9万元,即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能需要投资一万亿。这么大的资金投入该从哪里来?
杨凯生委员即席发言时也对这个问题表达了看法,他认为要推进城镇化建设首先要“摸清家底”。“要先大体测算好整个城镇化过程需要多少成本?中央能拿出多少钱?地方拿出多少?社会投资模式拿出多少?融资主体交给谁?”杨凯生的建议是一连串的问号,因为这个问题确实需要相关部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作出回答。
“在投融资模式上,要引导城镇化投融资主体多元化、方式多元化。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打通投融资渠道。”李谠表示。
谈到投融资问题,庄聪生委员不由自主地要为民营经济“说几句话”。他认为,“农民进城、资本下乡”既是国家的政策引导,也是市场引力的作用。“民营经济代表了市场的力量,它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城镇化能否顺利实现。”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王光谦所任职的学校有一部分外地来京的临时工,多年的辛勤工作却始终得不到“本地认可”,当他们萌生退意的时候,王光谦劝说道:“再等十年吧,面包会有的。”十年后,当这些临时工再问同样的问题时,王光谦只能用一句同样的“面包会有的”去劝说他们,至于面包到底什么时候真能到自己手里,谁心里也没有底。
王光谦发言时的这一段题外话,把委员们的讨论拉到另一个重要方面——人的城镇化。在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心中,“中国梦”其实就是一个“城市梦”。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我们要围绕‘人、地、钱’几个方面深化财权事权、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就业、社会保险等领域的改革,消除进城农民身份转变的障碍,使得他们‘进得来、留得住’,更要‘过得好’。”赖明常委强调。
在当前备受关注的户籍问题上,厉以宁常委认为要走一条稳妥的道路,要做好大量准备工作,循序渐进,坚持新社区先行,中小城市次之,大城市再次,特大型城市最后,“水到渠成”,这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户口一元化的基本途径。
同样是讨论农民工群体的城镇化问题,胡晓义委员认为对这个群体的细分有利于将农民工群体分类纳入统一社保体系,按照自身不同情况不搞一刀切,宜城则城、宜乡则乡。
然而,对于那些已经出门在外,并且带着自己的父母、配偶和孩子一起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融入城市无疑是他们的最大梦想。对此厉以宁常委给出了基本途径——就地城镇化。
“由于农民融入老城区和新城区要比融入农村新社区困难,要努力把新农村建好。新农村是新社区建设的起点,新社区建设好了,农民会感到生活在新社区更舒适。”厉以宁说,新农村会不停地成长并转化为新社区,再向前发展将会陆续转化为新城镇。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之路,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大多数农民及其家属将在这里转变为城镇居民,这就是“就地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