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7日,发改委发文称要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并表示下一步会根据各地区发展现状和潜力,实施差别化区域发展政策,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个内部差异过大的经济体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民生方面都是极容易出现问题的。”国家发改委下属研究机构一名研究员表示,中国经济处在新一轮深刻转型的时期,新型城镇化等一系列重磅政策可能会对整个经济形态起到重塑的作用,在这过程中,如何处理好过去积累的矛盾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该人士称,目前从高层到地方已经相当重视区域协调的问题,下一步除了针对各区域特点有针对性地出台政策外,将对中西部区域在财政上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
差别化区域发展
根据发改委披露的消息,今年地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中西部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仍快于东部地区。总体呈现东部地区稳中略升、中部地区降幅趋缓、西部地区回落明显、东北地区缓中有忧的特点。
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例,上半年,东部地区同比增长19.7%,增速与去年同期持平。中部地区增长23.3%,同比回落1.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增长22.9%,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增长22.7%,同比大幅回落6.1个百分点。
针对上述分析,发改委作出了“地区经济出现积极分化,为实施差别化调控手段提供了基础”的判断,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将特别“实施差别化区域发展政策”。并认为在宏观调控政策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大部分地区可以实现年初预定的增长目标。
对于目前的区域发展形势,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曾表示,我们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全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即东部要率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振兴四大板块。徐绍史认为,东北地区主动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所以今年上半年稳中略升。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增幅在下降,但特色产业对整个经济稳定的增长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徐绍史强调,西部大开发已经是第二个十年,今年发改委还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第二个十年政策措施,来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秀山也认为,在今年国际国内经济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有了新的含义,这是中国经济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他称,只有协调了才能稳定,差距过大本身就是不稳定的因素,另一方面,在调结构方面也要为各个不同的地区找到新的空间。
东部制度创新、中西部投资倾斜
对于经济实力雄厚、发展基础完善的东部地区,发改委将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方面加大制度供给,进一步夯实转型发展的基础。提出重点要加快浦东新区、滨海新区、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福建平潭、舟山群岛新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功能区建设,加快重点领域改革和先行先试,为改革全局提供经验,并通过制度创新为转型发展提供新动力。
对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支持力度将继续加大,特别是在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项目审批核准和资金安排方面给予支持和倾斜。具体政策方面,将加强能源外送通道建设,适当增加资源本地化深加工与利用比例,提高战略性资源收储规模,对严重下滑的能源原材料行业给予必要支持。
此外,中央投资将向中西部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领域倾斜,确保各项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因经济放缓而受影响。研究出台新十年全面实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政策文件。
不仅如此,发改委还在整体协调方面提出了要扩大区域开放合作,把构筑开放型经济体系和创新区域合作方式作为塑造区域发展新优势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