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升式钻井平台表现突出
上半年,自升式钻井平台的订单数量在全球大型海工装备订单总量中的占比高达55%,在移动钻井平台中的占比更是高达69%。
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老旧装备更新需求明显增加。近年来,大量老旧平台进入淘汰期。特别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世界主要平台运营商频频出手,淘汰了大量建造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旧平台。二是市场新增需求持续活跃。这些需求主要涉及高端深水自升式钻井平台,如工作水深在400英尺(122米)左右或可在北海地区恶劣海况下作业的平台,其订单量明显增加。三是墨西哥加快了海上油气资源开发的步伐,带来了大量自升式钻井平台需求。四是市场投机成分加大。由于市场热度不减,加上目前价格低、首付款比例低以及优惠的融资条件,部分平台业主出现投机心理,加大了下单量。
韩国仍独占鳌头
在海工装备制造领域,韩国、新加坡和中国船企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但韩国的霸主地位仍难撼动。今年上半年,韩国船企承接海工装备订单金额合计为140亿美元,占全球订单总额的42%,位居全球第一;中国船企以80亿美元的接单总额位居第二,占比为25%;新加坡为45亿美元,占比为14%。
上述三国船企的接单结构差异较大,其中,韩国仍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深水装备为主,中国和新加坡承接的订单中,中低端产品所占的比例较大。仅从数量上看,韩国船企承接的订单中,浮式生产装备占主导,比重达40%;中国船企承接的订单则以自升式钻井平台为主,占比为62%;新加坡船企也以自升式钻井平台为主,占比为67%。
韩国、新加坡和中国船企之间的竞争存在诸多看点。韩国虽然接单数量不多,但单笔订单金额较高,总体成交额不菲。新加坡面对来自中国的激烈竞争,在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建造和改装等高附加值项目上加大了市场开拓的力度。中国船企虽然承造的产品仍以低端为主,但其接单实力逐年增强,占全球海工市场的份额不断提升。
后市谨慎乐观
从目前的情况看,全球海工装备市场在中短期内仍有望保持稳步发展的势头。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新规则和新标准的实施以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海工装备市场中长期的走势有待观察和考量。
就供求关系而言,由于全球原油需求和产量将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加上原油价格高位震荡,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的需求仍在上升。未来随着新装备的陆续交付运营,市场缺口能否得到有效弥补还有待观察。
在产品结构方面,继钻井船、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井喷”后,今后的市场需求热点将向生产装备领域转移。随着大量海上油气田项目稳步推进,生产平台的需求有望进入上升阶段。
从地域上看,墨西哥、马来西亚以及东非地区国家的海上油气开发步伐将加快,这会吸引更多的装备制造商和运营商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