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JX:在卡特彼勒“与中国共赢”战略中,本地化人才团队的建设同样也是其战略部署的关键一环。对此,卡特彼勒有着怎样的人才发展战略?
陈其华:刚才谈到我们“与中国共赢”的战略里面把我们人才的发展、中国团队建设的发展放在第一个。我们是有一个很清晰的战略计划和目标来实现它。卡特彼勒目前在国内有26家制造工厂,其中三分之二的工厂是由中国团队领导。我们的目标是将这一数据在三年之内达到90%。
在追求本地团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同时也重视人才团队的多样化、多元化的建设。在我们一些部门,我们还会继续有一些来自国外的卡特彼勒员工或者领导在中国工作。因为随着卡特彼勒在中国业务不断的发展,我们要提供机会让卡特彼勒其他地区和国家一些年轻的、富有成长空间的一些领导和员工到中国来工作一段时间。因为中国业务发展的速度快、项目多,来中国是最好的锻炼机会。
LMJX:在对供应商的选择上,卡特彼勒有着怎样的标准?卡特彼勒又是如何帮助供应商持续成长?
陈其华:卡特彼勒对供应商的选择和发展非常的重视,我们成立了全球采购中心专门负责对供应商战略的制订、发展和对供应商的选择。卡特彼勒对供应商选择的标准叫QCLDM:Q是代表Quality,C代表cost,L代表logistics,D代表development,M是management。卡特彼勒严格按照QCLDM这五个方面对我们供应商进行评估。同时,我们选择中国供应商是作为我们以中国为主配套的供应商,还是作为全球的供应商,这个会根据供应商它所具备的制造产品,质量成本和管理等多种因素决定。我们在选择供应商以后,还会对他们进行帮助和支持。在中国,卡特彼勒目前有300多家供应商,绝大部分都是本土供应商,也有一部分是国外供应商跟随卡特彼勒业务到中国。
可以说,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像卡特彼勒那样在中国倾注如此大的资源来支持和发展供应商,而且供应商对我们的评价也是最高的,因为他们感受到支持。我们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比如为我们配套冷却系统的一个公司如何一步步发展,最后成为卡特彼勒全球的供应商,并且还写入了哈佛的案例。这个公司现在不仅给卡特彼勒配套,而且给行业上其他公司配套。从这一角度看,卡特彼勒也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路面机械网记者独家采写,转载请标明出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