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于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舆论普遍认为,此次三中全会是“中国本年度最令人期待的一场政治盛会”,会议将决定中国未来的航向。
在这一重大的历史时点,和讯网对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就改革的发展问题进行了一次非常深入的访谈。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各种利益诉求冲突不断,各种观点主张相互交织。全社会对于改革的评价、取向以及重点等,分歧越来越大。改革红利减弱,改革步伐停滞不前,一些重大改革行动或方案拖而不决或决而不做。甚至出现了如张维迎所说的“打着改革的旗号反改革”的动向。
过去的改革道路是如何走来的,应给予如何评价;新一轮的改革应如何启动前行;什么是真改革,什么是伪装的改革?作为当代中国最杰出的经济学家和思想家,张维迎对此提出了他全面而又独特,非常深刻的见解。
以下为访谈实录(四):
记者:有很多人说,在过去的十年里,有很多政策出现了后退,在您看来这些后退的政策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张维迎:首先,中国的法制倒退得很厉害,十几年前我们曾经特别强调要建设法制。而在过去十年就很少强调了,并且政府对司法的干预越来越多,司法的理念本身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然后出现了像重庆这种事件等;其次是我们刚才讲到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在产业政策的名义下,在宏观调控的名义下,很多的权力被收了回来,政府的投资变得越来越大,尤其是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投资平台进行投资,国有企业变得越来越强悍,越来越具有进攻性,民营企业变得越来越灰溜溜的。
所有这些东西都和我们通往市场的目标相违背的,我希望新一届政府能够重新启动已经停滞或者被中断的改革,应该开始了。
记者:您曾经说改革在2005年是一个转折点,您认为现在会是另外一个转折点吗?
张维迎:我希望是一个转折点。而且我看到最近李克强总理出台的一些措施,应该说非常具有改革精神。
像我刚才讲的,包括企业注册制度的改革,上海自贸区等等。问题是最后会落实到什么程度,那这就不仅仅是一个原则,而且要有行动。所以,我一再说还是要听其言、观其行,我还是抱有一定的期待,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也在不断的呼吁。
现在我还不能够完全确定,但至少有一点我感到乐观。2005年的时候,很多由于改革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如收入分配问题、腐败还有其他的一些环境的问题,有一部分经济学家就把它归结为改革本身,这迷惑了很多人。造成了一种氛围,反而好像改革有点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感觉了。现在经过这几年的折腾之后,大家发现我们真正需要的还是要继续往市场化方向改革,而不是加强政府的权力。
特别明显的一点,对于国有企业,在2004年、2005年的时候,为什么有些人能够煽动起那么多的情绪?就是与当时的这些问题有关。当时有种氛围观点,好像国有企业就是好的,就是为老百姓的,私有企业就是为自己的。所以,中国贫富差距大,就是由于私有企业发展,这是当时很多人所有的想法。现在我们发现不是这样,我们看到国有企业的腐败,我们国有资产名义上是国家的,是为了全体人民,其实只有极少数人在玩他,得到好处的也只是少数人。
我相信很多老百姓已经不再相信国有企业是为老百姓谋利益的,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转变,这就为国有企业的改革提供了很多社会的心理基础。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很多国有企业的改革都是被迫的,财政撑不住了,很多地方政府只好把它改了卖出去。当时很多人也想不通。因为好多人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因为地方官员知道这个难度,所以,它就只好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去解决它。
现在我觉得有了解决国有企业问题的更好的群众基础,或者老百姓的心理基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