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和公路施工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机械设备在工程施工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日益重要,机械化施工是公路建设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机械设备使用性能的优劣以及科学的配置和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公路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成本,因此科学地进行施工机械管理对提高企业效益、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施工机械的选择
公路施工机械种类繁多,各种机械又有着自身独特的技术性能和作业范围。一种机械可能有多种用途,而某已施工内容往往可以采用不同的机械去完成,或者需要若干机种组成的施工机群去联合工作。为了获得最佳的经济效果,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对施工机械合理选择和组合,使其发挥尽可能大的效能,是机械化施工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机械的合理选择。(1)根据工程项目作业内容选择(2)根据土质条件选择不同的土质条件下,施工机械的选择有很大的不同,土质可以分为软土和硬土。通常情况下根据地质、土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使机械充分发挥其效能。
(3)根据气侯条件合理选择
雨雪会严重影响机械通过性能,如果所处地区降雨频繁,就应当考虑履带式机械代替轮胎式机械进行作业。
如果所处地区高原地区,由于高原地区气候独特、空气密度小、含氧量低、平均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年低温期长、长年冻土面积大、冰雪冻土层厚、气候干燥、降雨量少、蒸发量高、风沙尘大等。因此对各类施工机械的性能,包括动力性、经济性、舒适性、排放性、耐火性、可靠性等,提高了新的要求。这对施工机械特别是其心脏-发动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选择配备高原型柴油机的施工机械,不仅可增强发动机动力,充分发挥车辆的技术性能,而且还可节约燃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根据运距选择主要针对铲土运输机械而言,考虑土石的状态、性质和工程规模,结合现场条件,合理选用施工机械,如图1所示。
二、施工机械的合理使用和施工机群合理配置
(1)施工机械的合理使用
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与实际运行工况有直接的关系。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很多不合理使用施工机械的情况。比如低载、低负荷使用和降低性能范围使用势必造成设备低效使用,综合效益下降。超载、超负荷使用以及超性能范围使用势必会造成零部件过度磨损、工作装置损坏,减低机械使用寿命。对于新出厂或者大修后的机械在使用初期必须严格执行磨合期规定,避免未经磨合就超载超负荷运行减低新设备使用寿命。
(2)施工机群合理配置
公路机械化施工,是多种机械协同作业的,即机群作业。在多数情况下,完成分部、分项工程,是多种机械联合作业的结果,因此各种机械的合理配置尤其重要。高速公路路基土方工程施工工艺一般为:清表一清淤、回填一填前碾压一装土一运土一粗平一精平一碾压,对应配备的机械为推土机、挖掘机、自卸汽车、平地机、压路机等。路基土方工程施工机群系统机械配置方法有两种:最高效率法 就是根据作业量进行机械用量的分配和优化。排队论法 即“挖掘-压实”机群作业系统。
一般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根据配置方法,确定施工机群组成,对施工机群运行状态进行分析与判断,确保机械化施工系统所配置的机群的各单位或机组的运行状态接近理想运行状态。这样机械互相等待工作的可能性最小,其台板费综合利用率接近最高。随着施工工况的不断变化,施工机群要进行科学的调度,进行动态调整,以确保施工机群与工程项目之间在工期、质量成本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要求的统一和协调。
公路施工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工作负荷大、作业条件恶劣,各部件出现磨损、变形、老化甚至断裂等现象。这就会使机械经常出现故障,致使机械动力不足、经济性变差、利用率降低、严重时会是机械完全丧失工作能力。机械设备出现故障,特别是第一主导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会严重制约工程施工进度。因此机械设备维修管理意义重大。
设备维护通常分为故障维修和预防性维修。故障维修属被动维护,是在故障发生之后进行的一种补救和完善措施。它会造成设备停工,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预防性维修通常属于主动维护,是指在故障发生前进行的定时、定期的维修措施。预防性维修对维修间隔的设定要求较高,否则会造成维修不足或过度,同时还会降低设备的可用性,导致生产成本增加。RCM (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就是针对预防性维护中存在的不足,结合主动维护与被动维护各自的优势形成的一种新的方法。RCM定义为:“按照以最少的资源消耗保持装备固有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原则,应用逻辑决断的方法确定装备预防性维修要求的过程或方法”。它的基本思路是:对系统进行功能与故障分析,明确系统内各故障后果;用规范化的逻辑决断程序,确定各故障后果的预防性对策;通过现场故障数据统计、专家评估、定量化建模等手段在保证安全性和完好性的前提下,以最小的维修停机损失和最小的维修资源消耗为目标,优化系统的维修策略。RCM的主要精神内涵在于把部件(或零件)工作的安全可靠性,以及实施维修工作的经济性与先进的诊断技术手段相结合,以达到降低维护成本,提高机械设备的可利用率,延长大修周期,减少维修停置台日, 进而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的目标。
通过将先进的维修技术和经济思想贯穿于整个公路施工机械管理过程之中,以可靠性为前提,以经济性为原则,以动态管理为主导,科学的管理将会极大降低设备维修率,切实做到维修费用的低投入、高产出。
四、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的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不断的加强学习,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科学地操作和维修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及使用说明操作使用设备,要求技术性与纪律性并重,必须严格遵守项目的机械设备使用管理规定。实行“三定”制度,主要设备实行定机、定人、定岗;每台机械的专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考试,熟悉机械结构原理、性能、保养常识,获得“操作合格证”之后才能操作相关的设备;坚持持证上岗,严禁未经培训的非岗位人员操作设备。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操作、设备、安全方面的培训,确保操作规范化,避免出现大的设备和人员事故。
对于维修保养人员,积极组织进行新机械、新技术、新理念的学习,开展技术比武,鼓励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氛围,加强维护保养工作,降低机械设备维修率,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