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鸿得利公司有一位小伙子,他2011年6月才加入公司,现在不仅技术娴熟,而且还很会带徒弟,已经是公司总装车间的技术中坚力量了。最近他还被评为江苏南通市劳动模范。”受到上海鸿得利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宋振国夸赞的正是该公司总装车间一名普通工人——廖远朝。
廖远朝在进行零部件装配工作
今年32岁,出生在广西柳州三江县的廖远朝,曾在内蒙陆军某野战部队服役。2011年退役后,进入上海鸿得利公司总装车间学习装配钳工,从事零部件装配工作。在上海鸿得利公司工作仅2个月后,因新工厂建成,便随车间迁入位于江苏启东新生产基地。在新工厂里,人手的紧缺,新设备的调试更磨练和锻炼了这位充满激情的小伙子,让他快速地成长起来。2013年,他不仅荣获江苏南通市劳动模范称号,同时也被集团公司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做一颗企业不可或缺的螺丝钉
在总装车间的零部件装配工位上,笔者见到了这位皮肤有点黝黑,壮实精干的小伙子。听说要采访他,廖远朝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麻烦你们稍等一下,我将手里的活做好马上过去。”10 分钟后,他在员工休息区找到了我们,此时的他已经洗干净了满是油污的双手。“我入厂时,同批次进厂的一共有22名退伍军人,现在就剩6个了。”廖远朝点了一支烟,打开了话匣子。“启东新的生产基地离上海市区很远,属于江苏省管辖范围了,周围没有大都市的灯红酒绿,下班入夜后,四周更是一片宁静。或许有些人受不了这种清苦的环境选择了离开。”而作为新入厂的员工,廖远朝被柳工“合作创造价值”的管理理念所吸引,他觉得,哪怕是一颗螺丝钉,也要做一颗企业不可或缺的螺丝钉。于是他选择了从零开始,踏实地学习。仅3年时间,已成为车间的生产骨干,精通各个装配工位技术。
“在这3年的时间里,每一款新产品上线都是最忙最辛苦的时候。”廖远朝回忆道。产品的装配都是严格按照生产图纸进行操作,但是也会出现设计图纸与生产工序不相符的情况,有时候零件的组装在图纸上没有标明,这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装配工序的进度。为在后续生产时固化已修改的生产装配工序,形成流水线装配作业线,装配工只能及时反馈在装配上遇到的问题,技术人员反复地对图纸进行修改。“记得24米泵车的国IV 标准底盘刚上线时问题不断,图纸反复修改了不下10次,原来2天的生产周期,硬是往后拖延了5-6 天。”廖远朝说。为不耽误其他装配工序的生产,廖远朝和2 名工友每天下班后,主动留下来加班3个小时,确保工作进度顺利完成。
在机械装配组现场有6个工位,廖远朝对每个工位的工作都非常熟悉,所以他经常因为接到不同的生产任务,被借调到其他工位支援生产。去年10月,正是国III底盘改换国IV底盘的时候,底盘组装生产线因部分员工辞职,导致生产严重滞后,平均每台车的生产周期延后2天,当时又正好有10台车需要生产。怎么办?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廖远朝。在调入底盘组装工位后,他与该工位的另一名员工每天抢时间,下班后主动加班几个小时,每周只休息半天,最后顺利在生产计划周期内完成底盘的改装。
廖远朝说:“为培育出更多的综合型多能员工,公司现在开展了多能员工的培训计划,装配组每半个月轮换一次工位,使每个员工都能有机会去接触熟悉其他工位的工作,这有益于提高员工的综合技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