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的张亮在大学期间参加了口译培训,由于表现出色,大四时他被培训机构聘任为兼职口译讲师。正当身边很多人羡慕他即将成为拥有高薪和美好前景的金领时,他却下定了加入卡特彼勒的决心,并通过校园招聘成为了卡特彼勒的一员,开始了一个非工科背景文科生的转型之路。
回忆起最初与卡特彼勒结缘,张亮说,要感谢自己的口译学习,让他有机会参与卡特彼勒年度供应商大会的口译工作,并在暑假开始了在卡特彼勒的实习。也正是这段经历,让他能够不断去了解卡特彼勒的文化和卡特彼勒人,感受公司良好的工作和人文环境,感受公司对每个人的尊重和非常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因此他才做出了别人看来不可思议的选择。回首自己在卡特彼勒八年的工作经历,他仍然认为自己当初的冒险十分值得。
2007年7月,毕业后的张亮加入了卡特彼勒为期三年的制造专业发展计划。第一年,他在采购部做采购分析;第二年,他到徐州挖掘机工厂焊接线做生产主管;第三年他又回到采购部,担任过程控制工程师,负责供应商质量控制。张亮回忆说,在这三个不同的岗位轮岗为他了解卡特彼勒的商业环境、制造环境和供应商管理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也让他迈出了非工科专业学生转型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但制造业巨头的制造型职位需要很强的知识储备,对一个毫无工科背景的新人来说谈何容易。对于工科知识,包括管理标准,图纸规范、焊接喷漆的知识都要从零开始,因此张亮也格外努力,他花费更多的经历来补齐自己的短板。他也在此过程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式,在公司提供培训的同时,他一方面从书籍上和公司在线资源中积极寻找基础理论知识,一方面利用机会与技术专家互动,不断提升自己对基本加工工艺的了解。
谈到这段经历,张亮感慨道,“那是充满挑战的三年,但现在回想起来也有很多回报。”全心的付出和努力让他顺利从项目毕业,完成了一个文科生的成功转型。而他凭借自己对工作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通过充分借力内外部资源的方式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毕业八年之后成长为卡特彼勒技术研发(中国)有限公司产品合规与支持部门的工程主管。
虽然还不能确认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但张亮说,随着在卡特彼勒的成长,他越来越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职业规划的脉络逐渐清晰,他相信“在每一个岗位上,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会从中得到很大的收获。”对于即将走出校园的学弟学妹,他说,卡特彼勒是一家伟大的公司,可以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而自己的八年经历就证明了这一点。
“如果有机会加入卡特彼勒,希望你们能够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勇于接受新的挑战,拓展视野并发现自己的优势,充分利用资源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本文来自卡特彼勒)
扫码下载机友会APP
或各大应用市场搜索“机友会”下载
获取更多资讯
扫码关注路面机械官方微信
美国工程机械和动力系统制造商卡特彼勒会成为一家“中国的公司”吗?对该公司全球副总裁陈其华来说,这不是一个所有权的问题,而是一个投入的问题 “40年后,卡特彼勒毫无疑问会在中国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而且会成为中国的公司。
[详情]“我们在尝试通过自己的方式实现自我颠覆创新,而不是被他人的创新所颠覆。”在2015年度股东大会上,卡特彼勒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道格拉斯·欧博赫曼对创新作出了这样的诠释。欧博赫曼所指的创新,远不仅仅是技术创新,还包括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
[详情]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把这句话用在Caterpillar(卡特彼勒)的代理商体系上再合适不过了。不仅在工程机械行业,即使是在更大范围的重工装备领域,卡特彼勒的代理商体系也是独一无二的。
[详情]加入Caterpillar(卡特彼勒)20余年,身上流淌着“黄色血液”的卡特彼勒全球副总裁、中国区董事长陈其华,秉承了卡特彼勒公司一贯的稳健可持续发展基因。而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得卡特彼勒在近一两年的市场表现可圈可点。
[详情]美国伊利诺伊州皮奥里亚——卡特彼勒公司(NYSE: CAT)近日被列入2015年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DJSI)榜单,以表彰其在工业工程领域可持续发展的领先地位。这也是卡特彼勒第十六次入榜。
[详情]我们有实力,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来支持中国政府的“一带一路”倡议,并能够携手中国的合作伙伴共同帮助中国政府成功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还将充分利用卡特彼勒全球代理商网络,支持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能源和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详情]卡特彼勒发展总监Chris Yates 领导者对于鼓励和形成创新环境起着关键的作用。 现在,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创新。在卡特彼勒,我们十分关注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详情]发布至今的Caterpillar(卡特彼勒)人“真我风采”已经走入第三季。卡特彼勒人的精彩故事总是让我们心生羡慕,这些故事,谱写着他们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以及令人振奋的工作经历。
[详情]至今,Caterpillar(卡特彼勒)已在工程机械行业中走过了90个年头,并累积了宝贵的历史沉淀。而这棵工程机械制造业的“参天大树”,也有着一段独特的“童年”。
[详情]Ad Schroot 船上安装的 Cat 发动机拥有68年历史,难怪他说自己拥有一颗 Cat 心脏。 作为荷兰内陆集装箱运输公司 Danser 的一名技术经理,Schroot 对卡特彼勒再熟悉不过。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