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阿里云栖大会·南京峰会召开。此次大会上,传统制造业与云共同高调亮相。2016年5月7日,徐工集团和阿里云共同搭建了徐工工业云,徐工信息技术总监黄凯也出席此次会议并发言。
制造业和云计算“联姻”的概念由来已久,目前,业界均将云计算视为中国制作转型的一剂良药。据公开资料了解到,云计算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是多维度、系统性的,阿里云发布的“ET工业大脑”至少有三个维度——提升产品制造的质量、帮助制造业企业感知市场需求以及模拟现实。黄凯此次分享了工业云搭建的一些实践总结。
以下是黄凯演讲全文,
产品大数据——运维分析、提前预警
这些数字反映了我们集团的数据应用情况。
目前,我们集团大概有30万+的入网设备,预计到2018年底,集团整体数据量大概在900TB,涵盖挖掘、混凝土等14大类设备的6000多种工况数据,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工程机械行业数据。
那我们的数据从何处而来?工业大数据的资源在哪里?
工业大数据之源,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工程机械黑盒子,这个黑盒子可通过发动机参数对接和装配在设备上传感器了解整体设备的运用情况,包括适应极寒、极热情况,军工领域超长待机情况等。
黑盒子具体有什么用呢?
第一个解决设备定位问题,我们要知道产品在哪里?之后,我们就可以拿到设备整体的运行数据,比如设备的发动机水温、液压,实施作业中的设备参数数据,通过设备运行的数据和设备操作数据,可以为用户提供整体的风险预警。
我们有自己的统一大数据平台,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知道工程机械行业的热区分布、全国整体开工率统计状况、一定地区内真实的生产建设情况等,目前,我们的开工率分析结果要上报给国统局,通过建设徐工指数,反应经济的晴雨表。
前端数据到平台之后,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呢?
首先是连接管理,通过国内国外以及第三方转发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平台可以提供从研发、设计、生产到销售整体的运维分析;其次是研发层面上,之前的研发工程师需要去到辽宁、内蒙、云贵等地搜集信息,现在在家里就能统一收集所有的信息,数据分析调整下一年的生产计划;从销售角度,通过前20%客户和热点区域的整体分析,发现市场行情,并远程诊断和分析设备故障,提前告诉客户产品是不是有质量问题,是否需要提前维修和预防。
目前,通过和阿里云的合作,我们自己的产品和平台可以解决设备整体数据分析与挖掘,包括开工率、热区、设备工作时长等问题。
制造大数据——解决企业增质需求
刚才讲了产品大数据分析,第二需要分析的是制造业大数据。
我们从1989年开始做工业自动化,首先解决生产自动化问题,工厂的数控机床、机器人、焊接设备和物流设备等没有想象的那么超前,但都在有条不紊的工作,所有这一切来源于整体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2009年开始,我们着力建设整体信息化的连通,包括企业资源计划、企业生产管理平台、物流、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城市整体网络传输平台和设备信息自动化对接等一系列系统流程。
生产系统连接了20个左右的生产基地,供应商目前有将近1500家。那如何通过生产制造、资源计划协同管理1000多家供货商的供货信息呢?如何通过物流管理系统解决供货商按时按点配送问题呢?我们通过5年到7年的努力解决了数据流的流通问题。
智能化分两种,一种是看得见的;另一种是看不见的数据的流通。
我们和阿里云共同建造了云管端一体化的解决方案,“管”指所有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端”指生产智能化信息终端。我们是智能制造连接器,通过小的盒子,生产者从管理平台下发生产指令,由终端识别并控制工厂中的数控加工机床生产,通过终端控制机器人将产品运到可移动行走机器人上,所有的信息实现了流通,并实现设备和信息整体的集成。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理解成一个大的EXCEL表,所有生产信息都通过扫描、人工录入等方式放到一个大的数据库表中,那管理平台未来如何发展呢?
通过搜集来的信息数据,并通过我们在阿里云平台建设的云端管理系统进行完整的数据分析与挖掘,以解决企业提质增效的诉求。
不同的信息化系统集成应用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内在完全不同,我们赋予了信息化系统新的内涵。立足于生产资源和计划资源的基础,进行向上和向下扩展,“向下”是解决信息化系统和自动化设备间数据流的流通,实现控制;“向上”是通过建设工业云平台,分析底层的生产数据,解决生产公司存在的问题。通过云管端三位一体的建设,打造企业的生产和智能化的方向。
徐工工业云——技术众筹平台
关于研发大数据,去年5月7日,徐工集团和阿里云共同搭建了徐工工业云,从基础设施到平台到软件,贯穿了公有云和私有云的整体服务模式,徐工工业云的定位是通过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搭建共享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推进传统制造业的升级,打造中国工业的云平台。通过世界范围的智慧收集,通过技术研发的众包模式,实现国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技术的众筹。
(本文来自徐工集团随车起重机公司)
扫码下载机友会APP
或各大应用市场搜索“机友会”下载
获取更多资讯
扫码关注路面机械官方微信
工业4.0应用技术 1.柔性生产 该生产系统所要实现的目标是使生产实现最大的柔性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是实现柔性定制个性化生产的手段。 上图中,AGV小车将毛坯推入代加工区域,而这些毛坯木料的尺寸大小都是不同的,按照顶点顺序进行排列,符合JIO理念。
[详情]河南洛阳用户:李进智 拥有10台以上徐工起重机 近几年,大部分吊装行业从业者举步维艰,但是仍有些用户却依然过得充实而滋润,比如河南吊装用户李进智。 在河南省内吊装圈子里,李进智是经营思路最灵活的人之一。
[详情]近日,徐工举行了联合疏通车系列用户体验活动,历经沈阳、北京两地,为十余个重点意向单位现场演示了产品卓越性能,得到了各单位专业人员的一致好评。 春暖沈阳 首战告捷 春暖大地,徐州已是人间四月天。
[详情]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播出“为中国实业代言”活动上海站,在宝钢一号高炉之下展开一场有关实业的对话。怎样在技术和资金匮乏的年代从无到有?怎样在被贴上“低端”的标签时扭转形象,从大到强? 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排头兵。
[详情]近几年,城市道路挖了填、填了挖的“拉链”工程,越来越少见。在全球拥有百年历史的非开挖施工法,正取代传统的人工挖填,成为地下管网建设和维护的生力军。这些过去只有国外企业有能力制造的施工设备,如今已在中国制造商手中也拥有了与世界知名产品相近的先进技术。
[详情]4月30日晚,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播出“为中国实业代言”活动上海站,在宝钢一号高炉之下展开一场有关实业的对话。怎样在技术和资金匮乏的年代从无到有?怎样在被贴上“低端”的标签时扭转形象,从大到强? 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排头兵。
[详情]2017年4月底,天津一座开阔的场地,6位来自各领域的机手,对徐工G一代起重机产品的全新特性,进行了亲身试驾评测。工程机械观察对此进行专题采访,结果如何,6位资深操机手说了算。
[详情]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对于那些不了解他的人,他应该是世界上最激进的人。 这位最被国人所熟知的美国硅谷科技达人,特斯拉电动汽车的掌门人,SPACE X可回收火箭的缔造者,私人宇宙飞船计划的发起人:埃隆·马斯克。
[详情]徐工一台崭新的XM200K铣刨机运抵202国道施工现场,接受施工方最苛刻的检验。 下面让我们一起到施工现场看看徐工XM200K铣刨机是如何所向披靡,诠释“技术领先。
[详情]2017年一季度,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龙头企业,徐工集团一季度出口金额近2亿美元,同比增长63.17%,产品出口持续28年领跑行业! 出口第一不动摇 徐工成套设备出口发车仪式 年初,石油。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