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中国铁建全系统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聚焦改革重点难点,出台了一系列有力举措,进行了许多有效探索。中国铁建微信公众号推出《改革微观察》专题栏目,深度挖掘相关单位改革发展、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等方面的鲜活经验和典型做法,供全系统学习借鉴。今天,一起来看铁建重工如何用4年时间实现0.57米的跨越。
从直径16.07米盾构机“京华号”,到直径16.64米盾构机“江海号”,0.57米的跃升,是一家企业的自我突破,也是一个产业的自我超越,标志着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产业化取得新突破。0.57米跨越的背后,有何玄机?
通江达海,“蛟龙”上新。2024年10月31日,最大开挖直径达16.64米的“江海号”在铁建重工长沙第二产业园下线,这是我国迄今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2020年9月27日,上一代国产最大,开挖直径16.07米的“京华号”盾构机同样在铁建重工下线。4年的时间,铁建重工一举刷新自己创下的纪录。
我国自主研制最大直径(16.64米)盾构机“江海号”在铁建重工下线
国之重器,不止于大
2021年5月28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指出“最大直径盾构机顺利始发”。同时,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产首台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也成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案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第243页)2023年6月28日,“京华号” 完美出洞,助力我国最长盾构高速公路隧道首线贯通。“‘京华号’开了个好头,16.07也成为鞭策我们持续攻坚克难、研制更大直径盾构机的动力。”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铁建重工大直径盾构机项目组长、正高级工程师张帅坤骄傲又自豪。
“京华号”出洞国之重器、不止于大,超越16.07这个数字并不难,难的是设备各项功能数据的同步升级,以及与所用工程的完美适配。“直径虽然只增加了0.57米,但背后的困难与挑战可不小。”铁建重工掘进机研究设计院高级工程师范瑞强这样描述“江海号”的研发之路。“江海号”服务的海太长江隧道是目前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在9315米超长距离独头掘进中,盾构机需要面对75米的最大埋深、7.5巴的超高水压,还有未知地质状况和水汽腐蚀、砂石磨损等挑战和考验。比如,7.5巴高水压相当于在指甲盖这么大的面积上,要承受7.5公斤的压力。如果设计不足,如此大的压力可能造成盾壳变形,甚至把盾构机击穿。
海太长江隧道示意图重器为工程而存生,工程越难意味着重器升级的各项投入更大。在铁建重工,始终保持研发投入占总营收比不低于7%,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比不低于30%。2024年1-10月,研发投入强度更是达到了9.44%。同时,铁建重工还组建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业设计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十位一体”科技创新平台。
国之重器,不止于新
“江海号”在穿越长江及两岸大堤时,沉降要求控制在1厘米之内,施工难度大。然而,盾构施工要穿越淤泥质粉质黏土、粉细砂复合地层等复杂地质带。黏土和细砂混合在一起,加上淤泥,盾构机极易“糊刀盘”。
研制团队“双管齐下”,同时加大刀盘的冲刷力与开口率,配置高压力、大流量的中心冲刷系统及刀盘结泥饼预警系统,有效判别和降低刀盘结泥饼风险,提高底部排渣效率。
研发人员在车间现场讨论设计细节
“这次采用的新型管片连接构件智能拼装系统也是国内首次使用。”范瑞强介绍。以前,盾构机管片拼装主要采用螺栓连接,这次运用新型的楔块构件,实现轴向挤压、纵向拉紧,让管片之间结合得更紧密,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范瑞强说,看似一项很小的创新技术,在专门做机器人的企业都做不了的情况下,团队想方设法,用了半年时间一遍又一遍做试验、再改进,才终于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相比‘京华号’,‘江海号’应用更新的第四代同步注双液浆技术,增加了检测功能,可以同步观测到注浆效果。”范瑞强表示。
据了解,“江海号”的制造仅用时10个月,但在前面一年多时间里,研制团队对刀盘、刀具、主驱动、泥浆环流等关键部件进行技术储备、专项研究,逐一解决各种难题,确保施工的高效与安全。而破局的研发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不到35岁。
在铁建重工,“能者上”已经成为常态,通过完善科技管理机制,坚持科研项目“揭榜挂帅”和团队自组织模式,鼓励前沿技术和基础技术研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担任项目总师,实施研发人员与项目总设计师双向选择,激发创新活力,累计实施揭榜挂帅项目193项。
新血液、新重器,这里正演绎着更多的“制造传奇”……
国之重器,不止于全
作为中国铁建工业制造板块核心企业,这一年,铁建重工牢牢抓住自主研发、创新驱动这一关键要素,扎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探索和打造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天上阳光炽烈,地表是一望无际的戈壁荒漠,地下400米的深处,一大片煤海正在开采作业。这是位于陕西榆林的小保当煤矿,年产达3300万吨,是全球最大的煤矿。
在超40平方米的巷道作业面上,铁建重工研制的大断面快速掘锚智能成套装备马力全开,高效有序地开展“探-掘-支-运”全工序协同作业。
工效提升5倍,月进尺突破1750米,新产品一举破解了以往煤矿开采设备“掘”和“锚”不同步的世界性难题,传统采煤业正在被新质生产力彻底重塑。
国产首套超高巷道快速掘锚成套装备
从盾构机、钻爆法隧道装备、铁路道岔,到掘锚一体机、采棉打包机、高原空间站,2024年,铁建重工积极参与“未来产业启航行动”,高水平打造智能隧道工程装备领域原创技术策源地;2024年4月正式获批,牵头矿山千米级全断面竖井掘进机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6月,在中国铁建主持下,邀请系统内10家单位,围绕“千米级竖井掘进机、新型储能装备”等战新方向进行了研讨布局。
铁建重工地下工程装备和轨道交通装备“全家福”
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进入新领域。在这里,重器升级不止,向“新”而跃,不断探索打造未来产业,逐步向深部地下空间迈进,扛起大国重器使命担当。
12月9日,铁建重工党委召开2024年理论学习中心组第15次集体学习会议,围绕增强高质量发展本领,践行正确政绩观主题进行交流研讨。
为进一步提升铁建重工宣传品牌工作的专业性和实效性,12月5日至6日,铁建重工组织举办2024年宣传品牌工作培训班,来自铁建重工各单位各部门。
12月5日,铁建重工举行职工建言献策 推动高质量发展表彰座谈会暨颁奖活动。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鹏,党委常委、副总经理。
4YZX型自走式鲜食(制种)玉米收获机是铁建重工融合多地区种植农艺、种植模式及收获要求自主研发的农机神器。
2024年以来,中国铁建全系统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聚焦改革重点难点,出台了一系列有力举措,进行了许多有效探索。
11月26日,bauma CHINA 2024(上海宝马工程机械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铁建重工以大国重器提供商 美好生活建造者为主题,携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