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吉安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罗惠报道:近年来,随着吉州区全区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向下延伸,公路路网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农村公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21年,全区农村公路里程突破860公里,老百姓“出门走上水泥路,抬脚坐上公交车”的出行梦已成为现实,这是吉州区全面深化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取得成就的一个缩影。
面对庞大的农村公路网,怎么才能把它养护好,更好地服务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前吉州区面临着钱不够、人不足、原有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难题;如何满足当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发展需求,如何补齐“四好农村路”中管好、护好两大短板。吉州区坚持创新引领,积极探索推进吉州区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体制改革,重点通过三项措施着力破解难题。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按照“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的要求,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管养机构。全面实行“路长制”,将村组公路养护纳入村规民约管理,调动群众积极参与,对全区农村公路实施有效管护。建立了“县为主体、乡村参与、各方支持、多方监督、政府考核”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机制。
强化资金保障。通过提高养护资金标准,区财政预算养护资金从之前的200万元提高到现在的500万元,资金标准较改革前提高了2.5倍,资金筹集方式从原来区级财政全额承担调整为省、市、县三级财政按照1:1:8的比例共同承担,确保管养资金得到有效保障。
创新管养模式。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建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专群结合的养护模式,通过引进社会企业、鼓励家庭承包、带动沿线群众参与,并优先选择建档立卡户群众开展养护工作,增加群众就业岗位和收入,已实现公路管养工作市场化、机械化、信息化、规范化。
通过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AI人工智能及5G信息技术”等方式实现了对每条农村公路、桥梁隐患和维修质量的动态监控。通过建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的养护生产组织模式,抓住城市道路养护机械设备的空闲时间,利用城市道路养护机械化水平高的优势,对该区各级公路按照城市道路的标准进行养护,通过签订长期养护合同、招投标约定等方式,引导专业养护企业加大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将纳入区级养护公路的里程由之前的60公里提升到350公里,养护费用仅增加不到20万元,列养公路日常养护费用仅为江西省标准的四分之一,节约下来的费用作为修复性和专项养护储备资金,增加了养护大中修公路的里程,改变了以往粗放式养护管理模式,转型为精准式养护管理模式,策应了国家大发展战略;列养公路实现了“一路一策”和“一路一档”的管理目标,由于体制机制的创新和高科技的应用,吉州区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已从传统的人工+半自动设备养护模式转变为全机械化+智能信息化养护模式,实现了农村公路养护的跨越式发展,率先成为全市首个利用信息化来指导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的区县。
通过创新,吉州区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成效显著,亮点纷呈。建立了1个县级养护中心、4个乡级养护中心、62个村级养护中心,实现了县乡村三级管养机构全覆盖,解决了农村公路管理机构断层问题;省、市、县共同筹集资金,县级财政负担降低20%,极大减轻了县级财政压力,解决了县级资金筹集困难问题;农村公路有了养路钱,条条道路有了管路人,全区道路运输供给水平大幅提升,乡镇客运公交化达100%,群众出行成本降低30%-60%,解决了老百姓“出行难”问题。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公路好了,环境美了,带动了公路沿线旅游、乡村民宿、农家餐饮等产业发展、增加公路沿线群众收入,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农村公路养护疏畅了交通“微循环”,加速了人流、物流在城乡间流动,“城货下乡、山货进城、电商进村、快递入户”,农村地区实现了进得来、出得去、行得通、走得畅,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树立了“四好农村路”示范标杆。该区农村公路管养信息化系统被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作为改革试点参考资料;同时,该区纳入了2022年省交通运输厅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的名单,力争2022年完成创建工作。下一步该区将抢抓机遇,积极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的吉州经验,强力推进农村公路向高质量发展。
中国甘肃网6月2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近日,甘肃、四川、陕西三省毗邻省际公路养护单位在陇南碧口镇召开甘川陕毗邻省际公。
为进一步提升路容路貌,4月7日-9日,铜山公路养护部门组织养护人员对辖区206国道、104国道、311国道、252省道、324省道的交安附属设施进行。
结合南方春季的气度和天气特点,尤其是安化县今年春季雨水多,山区道路养护难度大,山体容易出现塌方落石、水沟排水饱和等现像,安化县建设。
近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文件,对山东省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管理四个一模式先进经验予以全国推广,供各地高速公路经营单位、公路管理机。